湯開建講座教授受邀赴上海華東師範大學講學

2025/03/13

2025年3月12日下午,澳門科技大學湯開建講座教授應邀赴上海,出席華東師範大學“歷史+”拔尖人才培養基地主辦的第31期卓越講壇,發表題為《藝術的真實與真實的歷史:大航海時代中國第一部職貢圖——〈東夷圖像〉》的專題講座。本次講座不僅面向華東師大師生,並通過拔尖計劃2.0基地線上書院面向全國高校同步直播,線上與線下共約400人參與。

image.jpg 

湯教授講座

明代蔡汝賢所作《東夷圖像》以繪畫藝術的形式呈現了二十國外國人物形象,是大航海時代中國首部職貢圖,亦為中國首次以圖像方式描繪歐洲人的重要史料,真實地反映了明代與“不征之國”的外交往來及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湯教授通過對圖冊中不同圖像的畫面構圖與繪畫技法的比較研究,指出《東夷圖像》中的《佛朗機圖》所繪葡萄牙人形象與日本《南蠻屏風》中的葡人形象如出一轍,並開創性地提出,《滿刺加圖》《天竺圖》《西洋圖》等圖像實際反映了隨著16世紀葡萄牙人在東南亞活動而形成的“土生葡人圈”。

image.jpgimage.jpg 

講座現場

湯教授還從中國繪畫史與中國藝術史的視角深入分析了《東夷圖像》,強調作者蔡汝賢任職廣東布政使司八年期間,以其親身經歷與觀察,透過繪畫形式細膩地記錄了來華外國人的形象與文字記載各國風俗民情。該圖冊不僅豐富了明代大航海時期的對外交往與貿易史料,更拓展了學界從圖像視覺文化角度研究各國民俗的視野。此外,《東夷圖像》對於明代圖冊的性質定位、文本內容解讀、藝術風格、視覺文化傳播,以及相關時期中國出版業與版畫風格演變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對推動中西美術史和文化交流史研究亦有特殊意義。

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是國內重要的歷史研究重鎮,近年入選教育部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並成立“歷史+”拔尖人才培養基地。本期卓越講壇以“海陸交匯:中西文化交流與互鑑”為主題,除本場講座外,還邀請張西平、歐陽哲生等多位海內外知名專家進行專題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