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4日上午,澳門科技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所與研究生院合辦“我在澳科大當博導”系列講座。由社文所江時學特聘教授主講“博士生導師的‘要’與‘不要’——我的一點體會”。澳科大社文所所長林廣志教授、張富強特聘教授,本校各院所教師以及本、碩、博學生逾五十人參加。
江時學特聘教授
江時學特聘教授是國際關係領域知名學者,先後於國內多所知名高校任教,並自2013年起擔任社文所國際關係博士學位課程博士生導師。社會職務包括中國新興經濟體研究會副會長、金磚國家智庫合作中方理事會專家委員會副主席、中國拉丁美洲學會顧問、中國拉美史研究會顧問。同時是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歷史學研究》首席專家。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委員會國際學部主任。2004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現場合影
江時學特聘教授以諧趣、幽默的言談,深入淺出的向大家分享自己在擔任博導期間的經歷與感悟。他表示國際關係博士生一要有良好的中文功底進行寫作與表達,二要有良好的外語能力以閱讀相關資料,三要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去分析與論證,四要有刻苦的意志去完成相關研究。博士生導師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術道德及觀點,雙方盡早確認研究計劃的選題及目錄,及時溝通適時修改,最終按學校要求完成相關論文的撰寫。講座最後,江時學特聘教授與現場師生進行問答互動,氛圍熱烈。
林廣志教授作總結發言
林廣志教授總結發言表示,社文所國際關係博士課程、歷史學博士課程近年來廣受關注,目前在讀博士生共計逾百人。除了名師授課指導、生源擇優錄取、課程定期優化等傳統方式,社文所還配合新生面談、博士生導師教學進度與質量討論等新嘗試,加強博士生培養及課程教學質量。是次講座作為新嘗試之一,首先促進博士生導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讓學生從培養者視角領悟學術研究的關鍵要素;其次引導學生如何與導師進行更有效的溝通,從而提升師生協作效能,更好地完成研究計劃;再者提升博士生導師的榮譽感、責任感以及成就感。未來將邀請更多的院所參加,讓不同課程的資深導師分享育人經驗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