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知網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基於中國知網收錄的國內學術期刊論文和會議論文,首次開展學者學術影響力評價,並發佈“2024中國知網高被引學者”名單。澳門科技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所講座教授、中國歷史研究院澳門歷史研究中心首席歷史學家湯開建入選中國史領域“2024中國知網高被引學者TOP5%”。
湯開建講座教授高被引學者證書
“中國知網高被引學者”遴選活動旨在客觀、科學地評估並表彰近十年來我國科研成果豐碩、學術影響力顯著的學者群體。遴選活動採用作者發表論文的加權總PCSI(Paper Citation Standardized Index,論文引證標準化指數)作為主要評價指標,首先確定論文的選取標準,論文的PCSI需高於理論平均值(1.65),接著從近十年(2014—2023年)滿足條件的論文中初選約335萬名作者,再進一步遴選PCSI TOP1%和TOP5%兩類高被引學者。其中TOP5%需滿足以下條件:近十年發文的作者總PCSI位於初選作者範圍的TOP1%-TOP5%(共有學者8.9萬人,基線值為10.297);且近十年發表PCSI高於理論平均值的論文不少於5篇以及近十年至少發表1篇高影響力論文。
湯開建講座教授
湯開建講座教授是著名的澳門史研究專家,現任澳門科技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所講座教授、中國歷史研究院澳門歷史研究中心首席歷史學家,兼任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客座教授、澳門口述史學會會長、中國民族史學會副會長等職,主要從事明清史、澳門史、中外關係史、西夏史及中國邊疆民族史研究。出版學術著作《大航海時代與澳門——中日朝越四國澳門漢文文獻檔案彙編(1500—1644)》、《澳門開埠初期史研究》、《明清士大夫與澳門》、《澳門編年史》(六卷,合著)、《天朝異化之角——16-19世紀西洋文明在澳門》、《(道光七年)香山縣下恭常都十三鄉採訪冊箋注》等十餘部,正在編撰《大航海時代與澳門——清代澳門檔案文獻彙編》(六卷500餘萬字)、《清中前期中國與歐美國家貿易編年史(1644-1842)》(十四卷800餘萬字)等著作,發表學術論文三百餘篇。
湯開建講座教授部分著作
此次入選“2024中國知網高被引學者”中國史領域的港澳台地區學者共4人,其中台灣2人,澳門2人。湯教授的入選,反映了澳科大在中國史研究特別是澳門史領域的地位和影響力。近年來,澳科大重視文理科交叉融合發展,歷史學教學和研究取得長足進步,成為澳科大人文社科領域新的學術亮點。澳科大開設歷史學博士學位課程,與中國歷史研究院合作共建第一家實體研究機構“中國歷史研究院澳門歷史研究中心”;先後成立唐廷樞研究中心、鄭觀應研究中心、澳門學研究中心;與中山市三鄉鎮、河北省唐山市開灤集團、珠海高新區、澳門教業中學共建“博士生社會實踐基地”;舉辦“香山文化論壇”“中國-葡語國家文明互鑒論壇”“澳門學論壇”“鄭觀應青年學者研習營”等。
澳科大舉辦系列學術活動